選單

[ 回目錄 ]

2014年11月19日 星期三

陸生可以是台灣寶貴資源

針對陸生納保,國民黨立委吳育昇(右起)、費鴻泰、王育敏等人舉行記者會,抨擊民進黨「打假球」。(姚志平攝)
針對陸生納保,國民黨立委吳育昇(右起)、費鴻泰、王育敏等人舉行記者會,抨擊民進黨「打假球」。(姚志平攝)
陸生來台是否可以如外籍生一般納入健保,反對黨立委持續反對。理由仍是陸生納保會加重健保財務負擔、可能拖垮健保財政,侵蝕台灣的健保資源。
我們如何看待別人,反映出的是自己內心真正的想像。在台灣校園就學的陸生,與我們就讀大學時候沒有什麼兩樣:如同白紙一樣的年輕,理想,憧憬。與「自證式預言」的情節一樣,如果我們將陸生看成未來可以為台灣創造價值的資源,他們可以是。如果我們將陸生看成可能拖垮財政的負債,他們也可以是。同樣的,他們可以成為台灣忠誠的朋友;但他們也可以成為台灣的敵人,其實這一切端看我們怎麼看待他們。
在檢討陸生政策之前,其實不妨對比過去的台灣僑生政策。台灣早年重視僑教,台大醫學、政大新聞、台大外文等校系的僑生占3至5成。台灣的僑外生政策過去一直伴隨著爭議。在過去學習資源匱乏的年代,政府慷慨地釋出台大成大等少數菁英學校名額積極吸引僑外學生,的確有著籠絡、聯繫,甚或是回饋海外傳統僑社對國民政府的長期支持,更有著「正統」意涵存在。本土化之後的台灣,僑外政策丕變,僑委會究竟應該服務廣義的「海外華僑」或是狹義的「海外台僑」,頓時尷尬起來。僑委會本身甚至成為本土政黨急欲割除的「大中國象徵」的尾巴。再者,僑生所占用的大學名額,若不是從更大格局的角度觀之,也的確存在微觀上資源分配的爭議。
然而,政府的僑生政策從長遠角度觀之,卻是台灣極為成功的政策之一。台灣的僑生主要來自港澳、馬來西亞,以及印尼等地。自1957年起至今,來台的僑生已超過19萬餘人。返回僑居地的留台僑生也在當地的產業,媒體以及教育界成為重要中堅力量,也成為中華民國政府在當地的支持力量。例如,現任印尼留台校友會現任世界留台校友會總會長葉秀娟也畢業於台大化工系,成為建築材料大亨,副會長王正君也畢業於台大化工系,現在成為印尼的棕櫚油大王。葉會長在印尼的台灣教育展開幕致辭時說:「今天的我們回饋了中華民國政府過去對我們的關愛與教育,我們今天有這點成就,是拜台灣良好的教育政策和教師們專業無私的教導而得到的。」特別是在印尼嚴厲禁止華文教育時期,他們需要非法出境,台灣政府收留他們,「飲水思源,今日得以湧泉以報,是我們留台人的心意。」
不少僑生畢業後留在台灣發展,例如,名導演蔡明亮來自馬來西亞砂勞越州古晉市;宏達電的執行長周永明是緬甸僑生;廣達的創辦人林百里與共同創辦人梁次震則是香港僑生;群聯電子的創辦人潘健成來自馬來西亞檳城,5人創業團隊中,亦有3名僑生。僅就這幾位傑出僑生個人及其創辦企業對台灣經濟產值的實質貢獻,恐怕就要遠超過台灣歷年對僑生的所有支出的總和。
在開放的國家,留學生是移民的主力,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例如,移民雖僅占現時美國人口的12.9%,近年全美新創公司卻有28%是由移民設立。此外,移民在美國大型企業的研發也扮演關鍵角色,據統計,這些公司的專利有60~72%是由移民貢獻。更不用說美國總統歐巴馬為肯亞移民之子,蘋果賈伯斯為敘利亞移民之子。
隨著台灣高等教育急速擴充,高等教育在台灣已經不是稀缺資源,而是一個生產過剩的產業。隨著台灣人口出生率急劇下降,民國150年,台灣人口會比今日減少679萬人,最樂觀的話也會減少415萬人,事實是台灣亟需新增人口補充。教育加上移民的組合,其實是台灣解決教育過剩以及未來人口稀缺的最好方案。
已開發國家人口老化改變了勞動力結構,為了維持勞動市場的規模、活力與競爭力,喜歡不喜歡,外來移民已成富裕國家的需要。陸生返回中國大陸後,有可能成為恨台的憤青,也可能成為民國或台灣的熱烈擁護者。或許,他們留下來在台灣就業創業,成為下一個林百里、梁次震或潘健成的關鍵,其實就在我們如何對待他們。
(作者為雲林科技大學副教授)
出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