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4年11月11日 星期二

丹麥,每條河都能游泳

我在一九八一年離開台灣到美國,印象中當時有一個數據:台灣二十條河川中有十九條被汙染(或許現在有些改善),我在丹麥從政後回頭思考,台灣的河川汙染情況,在丹麥不可能發生,丹麥也曾因工業化造成嚴重汙染問題,但政府是透過三十年以上規劃目標的一連串政策執行改善,從汙染源頭管制、汙水處理技術、偵測河川含菌量、排水渠道全面檢討汰換,是系統性的政策推動。
在丹麥,環保不只是環保,觀光收入在首都哥本哈根占很大比例,但是要如何與倫敦、巴黎、羅馬等國際知名觀光城市競爭?當時丹麥以環保為主題進行規劃,例如其他國家不可能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跳下水游泳,尤其是在港邊,只有丹麥可以,所以環保不只是保護環境、居住環境提升,更是城市發展觀光的競爭力。
此外,丹麥實行社會主義,民眾繳納高額稅金,對政府效能要求也很高,如果我們讓海港、河川、湖泊的水質都乾淨到可以游泳,民眾納稅就會感到值得。
丹麥的道路規劃,自行車擁有單一路權,連官員、民代考察都是騎鐵馬上路,在公共建設上,丹麥人普遍有個觀念:「有道路就要讓自行車使用,有水就要讓人游泳。」任何施政考量都是以「人」為主,尤其是現代人的生活模式,如果人們沒有時間去游泳池,任何一條河、一個湖泊都必須可以游泳。
台灣很多縣市長、議員認為,建設讓大家看到的硬體就是政績,但施政其實分為硬體和軟體。排水設施、汙水處理、甚至檢測水質都屬於「硬體」範疇,台灣的情況,我認為國民應該先問自己要什麼樣的環境?透過大量的討論、公民參與,取得共識後訂定一個目標,再從「軟體」開始從事包括國民教育、社會意識的形塑。
這其實是整個社會心態的反省,當社會透過國民教育、反覆溝通建立了環保意識,再來訂定長期的硬體建設計畫,才能打造永續環境,並由整個社會力量維護,而不是看到丹麥的海港可以游泳,回台灣立刻建設可以游泳的海港。
在兼顧「軟體」與「硬體」下,環保在丹麥已經是文化上的習慣,成為生活中的一部份,在擁有這種文化的生活環境,校園、家庭教育讓丹麥人從小就知道擁有什麼權利,也知道什麼是可以要求政府做的事,清楚理解能夠期待社會發生什麼改變,這是丹麥得以透過政治手段來推動改革的最大力量。
【2014/08/10 】

出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