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4年11月12日 星期三

評連柯辯論:夢想與務實的選擇

台北市長選戰兩位主要候選人連勝文、柯文哲,剛剛進行了第一場電視政見辯論。辯論中,雙方真槍實彈你來我往,全力攻防,毫不相讓,頗有可觀。然而,雙方仍不脫「負面選戰」思考,猛打對手痛腳;連勝文質疑柯文哲的深綠立場、是否介入器官買賣;柯文哲則鎖定連勝文財產、竊聽疑雲等議題。其實,除了這些個人因素,一般市民應該把焦點放在兩名候選人許了台北怎麼樣的未來。
連勝文與柯文哲對台北市的未來至少有個共識,都強調:「必須改變」。儘管過去四任市長都是國民黨籍,但連勝文開宗明義就點出,台北和台灣都處於「關鍵的十字路口」,包括國教、食安等議題,政府施政都有檢討空間。而柯文哲也一開始就強調「改變」,說「改變台灣,從首都開始」。兩個人都想要改變,差別就在怎麼變法。
基本上,連勝文提出的「改變論」,是主張在現有的基礎上逐步推進,對既有的問題提出不同的解決藥方。例如,對於黑心商品,以「十年不准在台北市上架」嚴格規範;對於失業問題,以「發放一次性求職津貼」、「增加就業機會」解決;對於婦女及幼兒的關懷,則以「免費幼教補助由五歲向下延伸到四歲」等,都是具體的政策規劃。
由於連勝文是披藍袍上陣,他具有過去四任台北市長政績「繼承者」的身分,因此他沒有在自身政黨色彩上著墨,也沒有提出翻天覆地的政策主張,說要一筆勾銷前人的某項規劃。他許給台北市民的未來,總結來說就是:「好還要更好」,「不好的讓它變好」。在這種情況下,連勝文特別強調的是他從民營事業磨練出的「執行力」,提出的承諾一定做得到,不會打高空。
柯文哲的策略則全然不同。他在辯論時展現的,是要對台北市乃至整個台灣的政治文化做徹底改變的企圖。民主政治發展數百年,基本運作模式就是「政黨政治」和「議會路線」;而柯文哲的訴求卻是要打破「政黨政治」,代之以「公民參與」,要把政府的角色降到最低。他甚至認為,在網路逐漸普及的時代,「直接民主」是可行的。
在這種情況下,柯文哲承諾未來不會加入民進黨,但會透過各種方式,讓市民直接參與決策。對於「公民參與」要如何融入市府運作,又如何與「議會政治」產生連結,柯文哲未提出任何具體的構想或說法。甚至,在遭質疑環南市場遷移等政策有問題時,他也只說「這是可以討論的議題」,卻無法說出自己的解決之道,難道這也要交給公民裁決?不難看出,柯文哲提出的政治願景,超過了過去對民主政治運作方式的認知,包括他現在提出的政策主張,未來也必須交由台北市民做最後定奪。
在民眾對政黨惡鬥、藍綠撕裂厭憎的現況下,柯文哲的主張確實顯得新鮮,也具有相當的吸引力;反觀連勝文的思考模式,則仍不脫傳統的政治思維。若柯文哲順利當選,台北市將成為一個政治實驗場:如何透過網路和公民參與來「消滅政黨政治」,達到「直接民主」的目的。若連勝文當選,則是延續一貫的民主政治運作模式,以政黨政治為基底,緩步、穩定的進行各項政策改革;這對於亟欲看到「立即改變」的選民來說,吸引力可能就差了一點。
問題在,現實政治畢竟不是活在真空。所謂「公民參與」雖然口號動聽,但哪些公民才有資格參與市政決策?政府如何從意見分歧的「網路公民」中取得共識作為行動依據?萬一「議會民意」與「公民團體」的意見相左,哪方的意見更具代表性?這些,在在都將引發更大的政治問題。因此,柯文哲的「公民參與」號召固然夢幻,但要如何落實於政治,恐怕需要有更強的邏輯論述;否則,恐怕只是民粹招數罷了!
從本報民調來看,連柯兩人辯論後的支持率並無明顯消長,可見民眾選擇「相信自己相信的事」,仍是選舉的基調。但不管是令人憧憬的美麗夢想,或者以務實為出發點的政治訴求,做得到做不到,或者做得好不好,最終都還是得通過選民和政治的檢驗,這也正是民主政治的可貴之處。

出處: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9053855.s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