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4年11月19日 星期三

棄圩田大遷居 荷蘭還地於河

荷蘭啟動還地於河計畫,引水進多處低窪的圩田區,治水強調與水共生。(Room for the River辦公室提供)
荷蘭啟動還地於河計畫,引水進多處低窪的圩田區,治水強調與水共生。(Room for the River辦公室提供)
台灣治水支出驚人,自2002年以來的治水預算超過3000億。反觀水利大國荷蘭,明年大規模的「還地於河」計畫(Room for the River) 即將階段性完工,該計畫放棄與水對抗,決定與水共生,10年下來總經費不到台幣1000億(23億歐元),卻能有效降低水患風險,保障上百萬低窪地區居民的生命安全,荷蘭是怎麼辦到的?
不再堅信工程萬能
荷蘭國土有4分之1低於海平面,60%的人口住在水患潛勢區,因此發展為水利工程大國。1993和1995年二場洪水,中部地區共25萬人被迫撤離家園,是讓荷蘭痛定思痛,亟思如何進一步治水的轉捩點。
一反過去工程萬能思維,荷蘭人決定「還地於河」,共34個大大小小工程,有多項涉及遷移圩田區的居民,還給河川更多洩洪空間。與水災潛勢區居民的溝通,是計畫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
「還地於河」計畫資深總監布勞爾(Hans Brouwer)說,這項計畫一大挑戰即是喚起民眾的風險意識。他指出,1990年代二場水災過後,荷蘭再也無人在水患中喪生,人們似乎覺得,這麼糟的事不會再發生了,「政府當然必須採取很多手段,但一般民眾也應該要有所準備,至少要意識到風險仍然是存在的。」
搬離家園談何容易
於是,為了提升民眾的風險意識,荷蘭政府成立一個陣容龐大的公關部門,大舉招募具豐富經驗的媒體專家,在全國與地方媒體上,努力地倡導「還地於河」計畫,許多國際媒體也紛紛來採訪取經。「我有一半以上的工作時間都花在和媒體的溝通上」布勞爾說。
位於鹿特丹附近的諾德瓦德(Noordwaard)圩田,是計畫的關鍵區域之一。「政府提出撤離計畫時,居民的情緒出現了,尤其是那些房子位於撤離地點的居民,反應更是強烈。」諾德瓦德圩田區居民委員會主席葛瑞默爾(Vic Gremmer)說,我們的朋友和社交圈都在這裡,一想到要離開,並不是個容易的決定。
餐桌溝通10年有成
為了「還地於河」能成功,荷蘭政府計畫收購所有低窪圩田區域的民宅,但是政府最初的條件,卻是低於市價的價格,居民無法接受,於是開始了冗長的談判。負責與居民溝通的經理葛斯徹(Ralph Gaastra),以挨家挨戶的方式,到每一戶人家餐桌上和居民溝通,從計畫開始執行到談判出雙方都滿意的條件,過程長達10年!
「還地於河」計畫即將於明年10月完成,屆時大半諾德瓦德圩田區將被水覆蓋,而目前已有約一半居民搬離,葛瑞默爾表示,他選擇留在圩田區,遷到地勢高了4.28公尺的地方,未來如果洪水再來,新家的地點安全無虞。他說,「如果我們的犧牲,可以換來鹿特丹周邊地區100萬人的安全,我會很驕傲,我對促進全體的安全能有所貢獻。」
顛覆傳統追求永續
荷蘭預見了未來極端氣候的影響,提前採取預防性的手段還地於河。前內政部長、台大土木系教授李鴻源認為,荷蘭人過去填海造陸,相信人定勝天,現在想法改了,要把土地還給河川,這套方法台灣雖不見得能夠100%複製,但「溝通的過程和邏輯很值得學習。」
荷蘭以永續發展為出發點,用顛覆傳統的方式,進行國家級的防災計畫,證明了有限的經費可以做更有效的運用。荷蘭能,台灣難道不能嗎?
出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