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4年11月8日 星期六

世代交替 台灣面臨政黨解構

       美國學者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便注意到,美國政黨的支持者板塊,約每三十年左右,便會有一次的大變動,學者稱之為「政黨重組」。
以美國兩黨歷經百餘年的消長觀察,的確也符合此一發展軌跡。三十年的板塊移動,乃是經驗資料的歸納,但與人心思變的周期也若合符節,因為三十年正是一個世代的輪替。
政黨重組,指的乃是政黨的支持者,有相當比例因對黨政策失望,轉而成為他黨的支持者。但選民的政黨認同,其實相當穩定,若非發生如經濟大恐慌般的災難,選民很少會在一夕間背棄原政黨。故而承平時代的政黨重組,往往會以「政黨解構」(party dealignment)先行。亦即,原政黨的支持者並不立刻轉向支持競爭的對手,而只是放棄投票,或以獨立選民自居。經驗研究顯示,這段解構期,短則一至四年,長則將近二十年。
政黨重組或政黨解構,乃是對美國兩黨政治的觀察,是否可以引申到其他地區,尤其是民主學步的台灣,當然有許多可議論之處。
但三十年一個世代是人類的通則,我國從民國七十四年逐步開放,迄今一百零三年正好是一個新世代開始,人心若不思變,恐怕才屬反常。
根據聯合報對台中與台北所做的民調分析,執政黨的支持者,有頗為明顯的解構趨勢。在台中地區的受訪者中,自承為泛藍支持者中,有兩成五表示支持綠營的林佳龍;而台北地區,也有一成六的藍營支持者表示挺柯,大批藍營支持者的出走,透露了政黨解構的徵兆。而更應讓國民黨緊張的是,五十歲以下的選民,在這兩個選區都有過半以上支持在野黨,世代交替跡象甚是突出。
許多藍營人士自我安慰,認為中央執政績效不佳,使藍營支持者轉為隱性,故民調可能失真,未來鹿死誰手,仍在未定之天。但如果民調呈現的,乃是醞釀中的政黨解構,則藍營的期盼恐怕將會落空,因為這些選民並非隱藏屬性,而是完全將自己定位為中立選民,對藍營的既有認同早已蕩然。
政黨解構多肇因於短期因素,如對政治人物的表現失望,政府的施政不力、乃至於媒體對特定事件的密集報導等;政黨重組則不同,由於參雜了世代交替的因素,執政黨落敗後短期內將難以恢復元氣。故而,政黨解構並不必然導致政黨重組,關鍵在於執政黨能否審時度勢,針對世代交替議題,提出妥善的處理。
面對藍營在北中選區的頹勢,有些支持者認為,唯有強化藍綠對峙,迫使藍軍歸隊,連胡才有黃金交叉的機會。但藍綠對峙的基礎,乃在族群與統獨,相當程度上屬於上個世代的議題,太陽花學運早已告訴政客們,新世代選民對這些議題,已有不同的詮釋。循傳統模式,想透過造勢、掃街、綁樁、甚至戰爭的恐懼,恐怕都無法對移動中的板塊產生有效的作用。
值得藍營欣慰的是,競爭對手除了見縫插針,本身並無一套治國理念與完整的規劃。這使得解構下的藍營支持者,縱然對自己原先的政黨失望,卻也無法在他黨尋得可靠的依託。其結果,便是使得台灣的政黨解構期歹戲拖棚,選民比西方國家表現得更近利與游移。
兩黨的輪替解構,或許就是台灣民主的特色。

出處:
http://udn.com/NEWS/OPINION/X1/9037231.s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