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4年11月18日 星期二

楊艾俐專欄-三極經濟齊拉警報

入秋以來,三極(指主導世界經濟的歐盟、美國、中國)經濟壞消息頻頻傳來,年初的全球樂觀氣氛完全不見了。從金融海嘯以來,全球經濟並沒有靠新科技或新產業來帶動成長。全球溫和復甦,靠的是這三極國家大力印鈔票。這兩年美國道瓊指數頻創新高,甚至超過2007年高點,但股市有復甦,市井還沒有復甦,有如台灣,人民無感。如此復甦沒有實際基礎。
歐洲停滯的危機主要來自德國,德國過去是歐洲成長引擎,第二季德國GDP成長率只有0.3%,歐元區經濟遲緩,再加上俄羅斯和歐美的衝突使地緣政治益發緊張,均打壓投資者信心。
今天離金融海嘯已6年,經濟面臨周期性衰退也算正常。衰退症狀處處,也彼此互為因果,國際原油基準的布倫特原油(Brent)自6月中旬以來暴跌近25%。價格驟降表示需求驟降,也表示未來經濟非常不樂觀。
本來石油價格降低,對小老百姓是好事,物價會相對平穩,但是原油價格下跌已在整個石油行業引發震盪,分析師們表示,油價進一步下跌,企業可能減少對深水、北極和頁岩儲量探勘及開採,因為這些替代石油,都需要昂貴設備及人力,需要高油價才能達到盈虧平衡。這些可能不利於未來的能源供應,最終還會回到高油價。似乎經濟不管怎麼變,小市民都吃虧。
中國巨人也步履蹣跚
這幾年的世界經濟成長還來自於中國及新興市場,但是中國經濟情勢已經很險峻,中國上周發布的GDP資料,暗示著歷史上最偉大的增長故事正在走向結局。中國官員宣布要對較低增長的「新常態」做好準備。從1980年到2009年,中國經濟以年均10.1%的速度增長,在金融海嘯中,它撐起了全球經濟重責,而今這位巨人也開始步履蹣跚了。
中國這幾年的打房措施顯然驟效,這幾個月主要城市的房地產已經下降10%,看似中國政府達到打房目的,但是另一方面,以前以房地產帶動的行業牽連甚廣,成長停滯,例如傢俱業,家電業,從而影響鋼鐵業和建材業,鋼鐵一噸價格跌到和白菜同價,對比奧運及上海世博會期間,萬物皆漲,猶如隔世。
有些國外專家看著中國第三季GDP增長只有比預期少了0.2個百分點,覺得實在不算什麼,但以中國的經濟量,再除上就業人口,表示可能少掉巨量就業機會,失業會導致社會不安,共產黨政府夠緊張了。
中國債務更是未來中國經濟的未爆彈,信用評級機構惠譽(Fitch)的資料顯示,中國債務總額,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幾乎翻了一番,占到GDP的240%左右。這意味著,中國需要償還的債務利息(假設平均利率為7%)將達到今年預計GDP的17%左右,即1.7兆美元。接近整個印度GDP總值。
如此沉重的債務會削弱國內經濟活力。中國企業和個人越來越忙於應付償還貸款,相應地就越來越不願投資或支出。而且根據《金融時報》中文網報導,今年第三季,中國民營企業平均獲利率創新低,甚至低於金融海嘯的2009年。而中國影子銀行(以阿裡巴巴的餘額寶和平安保險的網上銀行等),三分之一貸款都流向這些企業,企業不能支付欠款時,就只能違約,恐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另一賴以支持世界經濟成長的新興市場,下半年以來,幾家歡樂幾家愁。前陣子國際買家一致看好的印尼,因為新任領導人背景單純,一意拚經濟,但是現在卻大量拋售印尼幣,因為印尼競爭力靠石油出口,油價跌,經濟力度跟著減弱,但是印度仍然被國際投資界持續看好,因此未來新興市場也呈現多元化經濟發展,不能一以概之。有的仍然成長,有的就如阿根廷或泰國,馬來西亞一樣,淪入中等國家收入陷阱,成長停滯。
美國消費季關鍵指標
接下來的指標要看美國在感恩節和聖誕節的消費,由於美國70%消費都集中在此季,關係美國經濟及世界經濟至亟,如果這個季節消費遲緩,就表示明年經濟真要衰退了,大家要準備束緊腰帶,過苦日子,如果差強人意,表示明年經濟尚可,就要等待2016年,到底會面臨周期性衰退,或是撥雲見日,除了少數誇大的書(事實上,中國已出版一本《2016──全球經濟大蕭條》),還很少專家能預測如此之遠。
出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