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4年11月8日 星期六

解決貧富差距 希望遠來和尚會唸經

       十一月中旬即將來台訪問和發表公開演講的巴黎經濟學派創立人Thomas Piketty(之前譯為皮凱提是譯者不諳法語拼音,應譯為托馬‧皮克梯才能達到信達雅的地步,詳後),去年出版法文巨作Le capital au XXI’e siècle一書,引起學界與文化界巨大反響,彷彿馬克思十九世紀《資本論》的復活與新生。今年三月哈佛大學出版社推出英譯本(Arthur Goldhammer譯),不到半年時間,成為全球最受矚目非小說精裝本的暢銷書,各種語文的翻譯陸續出刊,華文版可望十一月初上市,便利台、港、星、中華文世界讀者的閱讀。
皮克梯運用四十三位同僚二十餘年所蒐集二百五十年來歐洲大陸、英、美、加、澳、日、印等廿餘國稅收資料,做大規模統計、比較、分析,而批駁廿世紀中葉俄裔美籍經濟學大師庫茲涅次(Simon Kuznets,1901-1985)對資本主義國家人民財富分配由原來的不均而趨向最終的均平之說法。皮克梯先對法國十九世紀以來財富分配的不均做出分析,其原因為擁有土地、房產、資金的資產階級的資本回收率高於全國百姓總收入(國民所得,表現在每年經濟的成長)的比率。換言之,資本利潤回收率(r)一旦高於經濟成長率(g),社會財富分配就會呈現不均的現象。
要解決財富不均的資本主義內涵機制與動力,無法靠經濟力量的自動演變,而是要依賴政治力的介入,亦即政府採用稅賦和金融手段,對富人抽取累進稅才有可能。顯然,皮克梯著作的主旨是要克服社會的不均不平的社會上下階梯(這就是本文作者主張把他的姓氏譯為皮克梯之用意,盼望學界能夠接受)。他曾聯合法國多位學界菁英協助社民黨候選人歐蘭德取得執政機會,也讓法國從一九九○年代末以來社會財富分配比較沒有那麼懸殊。
應用他對法國資本主義社會不公不平的研究,擴大至全球(尤其是資本主義大本營的美國)的考察和比較,在其團隊大力協助下,促成《21世紀資本論》終於出版了。
皮克梯這部暢銷書除引言和結論外,共分四大部分:其一、討論收入和資本之關係;其二、分析資本與收入的比率引發的動態演變;其三、考察世界各國(尤其經濟發展最快的二十多個國家)收入不平均、所得有落差的社會結構;其四、建議在廿一世紀中如何管制資本。
在關懷人類福祉、社會和諧、分配公平方面來說,皮克梯的新《資本論》有效法馬克思舊《資本論》的人文思想、人道精神和人本主義的西洋文化精髓,這是可以肯定的。他效法馬克思使用《資本論》做其新書的抬頭(title)令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克魯曼「大為吃驚」,但卻肯定此書為經濟學界十年來最重要的著作。就方法論而言,皮克梯也同馬克思一樣採取歷史學與社會學的途經,來鑽研兩個半世紀以來資本主義的歷史縱深和社會橫向,剖析資本主義發展的動力。儘管當代新左派不認為皮克梯是馬克思主義者,這是因為他不贊成使用暴力和階級鬥爭,以及推行「普勞」(proletarian新譯,取代「普羅」,表示普遍勞動,勞力多於勞心之意)革命來推翻資本主義制度之緣故。
台灣目前呈現中產階級收入短少、薪資長期壓低,競爭力倒退、經濟成長不增反減,尤其是貧留富差距愈來愈明顯之際,皮克梯的來訪或有助於我國經濟不振的診斷亦未可知。希望這位遠來的和尚會唸經。

出處:
http://udn.com/NEWS/OPINION/X1/9025097.s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