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4年11月18日 星期二

金門古樓上的陸客

金門的觀光發展出現兩難局面。

作者:王美玉(監察委員)

在金門水頭聚落的古樓裡,兩層樓的洋房,木質樓梯、地板,被遊客的鞋子踩得吱吱作響,約三坪大的空間,擠了十多個人,還有擾人的大聲公,不斷放送,除了擔心古樓被踩垮,也憂慮金門的旅遊品質。

洋房位修復得古色古香,經營者說,生意不好擔心,生意太好也擔心。古厝和洋樓是碩果僅存的閩南建築,也述說僑鄉文化,很有歷史典故。但是一團團蜂湧而來的陸客,停留幾分鐘就走,換另一團來,導遊又是一陣大聲公吆喝,總是一片吵雜。

金門日前紀念古寧頭戰役六十五周年,兩岸從過去的烽火連天到和平發展,金門也從半世紀前的殺戮戰場變成和平廣場。根據統計到金門旅遊的陸客從九十六年的三萬二千人次,增加到去年的十四萬八千人次,讓金門充滿了商機,戰役遺蹟、戰地文化是歷史留給金門的觀光資源,但是金門的觀光發展卻出現兩難局面。

金門對岸的廈門,十年來遊客爆增,一年約有四千萬人次到廈門旅遊,連小小的鼓浪嶼每天都人山人海。金門縣府官員說,只要一成的人從廈門到金門,就有四百萬人次的遊客,商機十分可觀,問題在擁有傳統聚落、戰地史蹟和生態環境的金門要發展什麼樣子的觀光?只衝旅客量?還是善用得天獨厚的戰役遺蹟發展更精緻的旅遊?

監察院曾經就推動金門文化、馬祖文化登錄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進行調查,五年來不斷要求行政院各部會合作、由下而上長期推動,如果能夠成功將是最寶貴的文化遺產。雖然兩岸關係已經和平發展,遺憾的是對岸在文化外交上仍然對台灣處處封鎖,因此申請世遺案只能做為長期工作。但令人擔憂的是,金門最重要的軍事遺產,隨著軍方營區的釋出,因為缺乏統合性、整體性的規劃、論述,可能在開發壓力下逐漸被破壞。

金門在國共對峙時構築的防禦工事與營區,因為兩岸戰略思維改變面臨廢棄、拆除命運,目前這些閒置營區陸續由金門縣政府接收、活化再利用,做為觀光景點,陸續開發了包括柳營在內的十四處營區。但是畢竟是縣政府,視野、格局有限。根據金門縣政府的報告緊接著,還有七十八處的營區要釋出、拆除。這些戰地工事、碉堡有它的歷史生命故事,哪些該留?哪些可以拆?

檢視已經開發的十四處營區,再看看要推動金門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口號,未免落差太大,也為這些營區的活化再利用感到憂心。這個從殺戮戰場變成和平廣場的金門未來,在一片開發聲中,以國家整體觀光資源高度來看,不應該只是由金門縣政府負責。

出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