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4年11月18日 星期二

面對中韓FTA/自由開放 台灣唯一活路

日前,中韓領導人在APEC場域中完成FTA實質談判的共同聲明,引發國內許多討論與爭論。大多數的學者與業者對於中韓FTA可能對台灣經濟與產業帶來的衝擊,都表示憂心。
基本上來說,因為台灣與南韓的出口產品,有七成以上是相同的,因此雙方產品的替代性很高;再加上大陸市場都是雙方最大的出口市場,因此台韓在大陸市場上的競爭,是不言而喻的。
很不幸的是,也有一部分人士認為中韓FTA,一方面還沒有正式簽署;同時,他們認為其中有一些重要的產品項目,例如面板和工具機等等,不一定放在降稅項目中,因此中韓FTA對台灣的影響,可能並沒有那麼明顯,政府部門不應該用中韓FTA來恐嚇台灣人民。
其實,本來學術界在估計貿易自由化,對於簽署雙方的經濟影響時,本來就有很多不同的假設與情境,但是,可以確定的是,中韓FTA對台灣GDP、出口、產業及就業,一定會造成負面影響。
當南韓與東協十國、美國、歐盟,都簽署FTA,現在再加上大陸,南韓的FTA覆蓋率達到六十二點七%時,台灣卻只有九點七%,我們能不緊張嗎?
現在政府部門當然應該提醒民眾,國際上對我們的競爭壓力愈來愈大,政府、產業及所有的國人都應該嚴肅的面對此一問題。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中韓FTA對台灣最重要的啟示是,像台灣與南韓此類小型開放經濟體,自由開放才是真正的核心價值!
另外,要再特別說明的是,中韓FTA的內容,雖然還沒有真正的公布,但是基本上它包括了貨品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及其他各部門的開放,也就是說,它是一個一步到位的FTA,與兩岸簽署ECFA逐步開放的保守做法,是完全不同的。
其中貨品開放程度將達到九十%,未來兩岸貨貿協議是否能達到此種開放程度,可能還有待努力。另外,中韓FTA的服務業開放,將採負面表列方式,此種開放程度絕對比已簽署的兩岸服貿協議開放程度大很多,也就是說,未來韓商進入大陸的條件,勢必會比台商還要優惠。
所以,本文的結論很清楚也很簡單,台灣必需更勇敢與更積極的面對開放與競爭。在兩岸方面,我們必需加速通過監督條例,然後讓服貿協議與貨貿協議儘早簽署與生效;在國際方面,我們也必需加速與個別國家洽簽FTA,然後加入TPP、RCEP、及形成中的亞太自由貿易協議(FTAAP)。
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唯有化危機為轉機,一方面努力提升台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一方面加速台灣自由與開放的腳步,積極的參與國際經濟整合,才是台灣可長可久的生存之道。

出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