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4年12月16日 星期二

教育這檔事/美劣質教育… 教改當寶

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訪台,演說中表示教育是台灣追趕歐美的關鍵,但皮凱提不知道的是,台灣小孩接受高等教育受教權的普及化,做得比歐美更好;可是同一天新聞卻也報導說,首屆十二年國教補救教學,很多學校不得不實施「分級教學」的實質能力分班。

其實歐美教育實況,與台灣一般想像不同。筆者當年到美國留學,教授開宗明義說,大學課程規劃足夠繁重且具競爭性,才值得外國學生飄洋過海。

在美國幾年後,發現其高中教育不但水準不高,而且亂得可怕,一些地區下午放學後,到處是中學年紀的幫派分子浪蕩街頭!

一位教授對我直言,美國值得台灣學習的是研究所以上的菁英教育,而非中等教育。想不到回台幾年,台灣的大學教育面臨土崩瓦解,卻把美國中學教育當成教改藍圖。

多年來,教育單位一直沈浸在「快樂學習」上打轉,不探討究竟想讓學生達到何種程度,所以想如皮凱提所言與歐美競爭,談何容易?

當年讀高中時,老師開了一堆課外書單,從笛卡兒存在主義,到國父孫中山的演講原文和全本紅樓夢,在那個「亞洲四小龍」前的拮据年代,同學們仍興致高昂地買書研讀。

如今,即使在大學,要學生買幾本教科書,都有人喊貴,學生到處找版本不同的二手舊書,一些學生則指望老師,把教學重點作成電腦簡報,連筆記都懶得抄。

最近朋友學校的舞蹈班年度公演,費心找來旅外舞蹈家編舞,但學生基本功不足,連腳尖朝外朝內,或哪塊肌肉用力那塊肌肉放鬆都調整不起來,任課老師被廉價鐘點費與校方求亮眼表現的壓力雙重夾殺,有苦難言。而學歷貶值愈來愈嚴重,很多人大學畢業就揹了一屁股債,卻只能屈就相當於廿年前工廠作業員等級的工作。

倘若我們教育制度,真能讓多數學生程度接近劃一,政府又有經費支援每個科目的補救教學,而且家長與教師齊心協力,或許還有救,要不然,必定免不了一些最後被放牛吃草的學生;「超歐英美」不過又是個客套的表面話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