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4年12月23日 星期二

自遊主義-我的印度外來者經驗

 印度聖城瓦拉納西(Varanasi)的印度教清晨祈福儀式,恆河被印度教視為生死之河,然而對當地的人來說,無論何種宗教,每個人都是從恆河而來。⊙印度尤/攝影
 印度聖城瓦拉納西(Varanasi)的印度教清晨祈福儀式,恆河被印度教視為生死之河,然而對當地的人來說,無論何種宗教,每個人都是從恆河而來。⊙印度尤/攝影
或許身處印度的我,會對於不同族群與宗教的衝突感受比較深,但這確實在每個社會中都存在著,對外來移工、新住民、不同的宗教與文化習俗、膚色等等,將別人排除在外的人,才是真正的外來者。
「如果是我,(可以選擇的話)我也不願意在現今這個世界上當個穆斯林。」S是個印度裔,在南非長大而現在住在倫敦的心理治療師,她對於穆斯林所受到的壓迫,以及恐怖主義的蔓延感到無助,她說,穆斯林在很多地方都被貼上一個Outsider(外來者)的標籤,那樣極為陌生而被排擠的標籤。
這讓我想到兩個小故事。
我的剪接師是穆斯林,他的父親是一家印度檳榔店(Paan Shop)的老闆,而我之前合作的攝影師則是印度教高種姓的貴族,他的父親是印度的外交官,他和兒子合開了一間專業攝影工作室,無論是在經濟能力或是家庭背景上,都可以被視為是印度社會中高於平均的階級,恰巧的是,我的剪接師和攝影師是鄰居。
一天在工作室閒聊時,我們談到印度房價不斷上漲的議題,攝影師突然說起了他所居住的社區房價卻沒有這麼高的漲幅,「都是你們這些人住在我們的社區裡啦!才害我們的房價都漲不起來!」他對著攝影師又似認真又似玩笑般地說,我和製作人瞠目結舌,一來是因為攝影師和剪接師平常互動都非常好,二來則是,怎麼可以這樣當面對著別人說出如此無禮的話?
〉〉〉姓名透露出階級
製作人告訴我,穆斯林居住的地區確實房價比較低,因為他們普遍教育程度較低,經濟情況也比較不好。這讓我想到這個夏天到紐約去找朋友的時候,我們一起漫步在紐約的街頭,那個居住區非常安靜,也有許多綠地和公共設施,但我朋友說,那個地方房價比較低,因為那裡有政府蓋的國宅,裡面又以黑人居民為多。
另一個故事則是和名字有關。在印度想要得知一個人的背景、種姓以及宗教,有一個非常簡單的方法,那就是問他/她的名字,許多人會以自己宗教的神明取名,又或是特定宗教有自己的「菜市場名」。而大家對印度最感興趣的種姓制度,包括家庭背景、種姓階級以及祖先可能從事的行業等,也都可以在姓名之中一覽無遺。
我的製作人告訴我,在她應徵女傭的時候,她現在所請的這位穆斯林女傭Reshma在面試的時候,用了一個非常奇怪的印度教名字,她因為覺得奇怪而追問,才知道Reshma因為她的穆斯林身分很難找到幫傭的工作,最好只好打著印度教的假名姑且一試。製作人說,這在印度非常普遍。
Reshma工作認真,每天從早到晚無論煮飯、洗衣還是打掃都非常認真,甚至問我製作人是否有其他的家庭可以介紹幫傭,因為她有五個孩子要養,就女傭的工作內容而言,Reshma的能力無庸置疑,但她還是找不到其他人家願意雇用她,因為她是個穆斯林。
這就是S所說的外來者,一個在印度成長並以印度為家,擁有印度國籍與身分的印度人,卻被排擠在外。
〉〉〉無限循環的迴圈
穆斯林和印度教的衝突在印度是經常發生的,這就像是一個無限綿延的迴圈,記得上次和我製作人的老公爭論穆斯林在印度的弱勢情況,他說印度政府和社會已經給了少數民族,其中也包括穆斯林更多的機會和優惠,升學、補貼或是考公職,待遇都比印度教徒更好,何來歧視?我反問他,若這個社會中並不存在不公平,又為何需要特別的補貼與優惠呢?
我不諱言,人們可能在主觀或客觀的因素下,做出傷害或侵犯他人的事情,包括偷竊、搶劫或是聚眾威脅他人等等,但這並不是單純因為他是黑白紅黃藍還是穆斯林基督教徒印度教徒,每個人都單純只是一個人,而有時候也是因為社會中的不公平,而導致某些族群成為經濟、教育或是制度中的弱勢。
接著S說起了自己的親身經驗,「我住在倫敦,因為我是印度人,因此即使我在南非長大,也在倫敦住了很久,還是感覺自己是個外來者,格格不入」。我和S只見過一次面,除了天生的印度人五官特質外,無論是生活習慣或是文化觀念,都讓人感受到是一個非常具有國際觀且接受度很高的人,她不一定歸屬什麼地方,印度人的外表搭配著濃厚的英國腔,有著一個同性伴侶並經常到各地旅遊與工作,她就是那麼一個有著多元文化特質的人。
〉〉〉「較高位階」外來者
我對於她口中的外來者感受非常深。
身為一個台灣人,我的五官面孔雖然不是金髮碧眼高鼻子,但是相較於多數的印度人而言,我的皮膚是比較白皙,眼睛比較小,五官比較平的,因此走在印度街頭,路人們的注目禮以及時不時的好奇或玩鬧都是不可少的(當然,有時候會是無聊甚至令人翻白眼的玩笑),「Japan? Korea? China? Nepal? No? Which country?」是我最常在路上聽見的「陌生人打招呼語」。
對外國人的好奇也是為什麼許多外國旅客到印度來,總是被要求合照的原因,當然有些無聊男子是想和朋友炫耀,身旁的那位外國女生是自己的女友,但是絕大多數的人們,特別是孩子和全家一起要求合照的,都是因為稀奇而前來的,但是,就我自己在印度的經驗而言,我從來沒有看過一個黑人,無論是從美國、英國、法國、南非還是象牙海岸、奈及利亞來的,被要求合影過。
我的「外來者」經驗多數是歡樂有趣的,即使有時候覺得厭煩或是被騷擾,但整體而言,在某種程度上也被視為是所謂「較高位階」的人種,也就是即使我是個外來者,也是生活在一個他們有所憧憬並嚮往之的狀態之中,但黑人在印度卻不是那樣的「外來者」,我想在許多地方可能也不是。
〉〉〉膚色有那麼重要?
剛來到新德里時,我住在一個小村莊裡,我和葡萄牙、巴西、烏克蘭以及委內瑞拉來的實習生,都是這裡的外來者,他們對我們充滿了好奇,也對我們有特別的禮遇,但公司裡從象牙海岸來的實習生,卻怎麼也找不到房子,或者被要求支付比我們高出兩到三倍的租金。
那個小村子裡有個廣為流傳的故事,那就是黑人都會綁架小孩並且把孩子吃掉,所以大家看到黑人就害怕,甚至是討厭,所以無論是哪裡來、受過什麼樣的教育、有什麼樣文化背景、擔任什麼樣職位或是說什麼樣語言的黑人,在這個小村子裡都不被接受,而這也某種程度是印度的社會縮影,他們的外來者經驗肯定糟透了。
我記得那時候德國來的實習生還沒有到印度時,就先寫了Email問我租屋的事情,恰巧我可以和他一起分租,因此我們就去和房東討論租屋的事宜,無論是房租、押金或是居住規則等等都沒有問題,但最後他問我們:「他是黑人嗎?」我和葡萄牙實習生面面相覷,因為,我們真的不知道阿!德國也有黑人好嗎?「我的房子不租給黑人。」房東丟下了這麼一句話,接著我說:「綠色」我們笑成了一團。
出了房東家門,葡萄牙女生憤恨不平地說:「拜託!說人家黑人,他自己才黑人好嗎?」說實話,真的只看膚色,印度房東確實也是黑人,且要比許多被我們定義為黑人還要更黑,顏色真的這麼重要嗎?
或許身處印度的我,會對於不同族群與宗教的衝突感受比較深,但這確實在每個社會中都存在著,對外來移工、新住民、不同的宗教與文化習俗、膚色等等,將別人排除在外的人,才是真正的外來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