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4年12月17日 星期三

台灣競爭力退步,怪誰?

近日瑞士世界經濟論壇發布今年最新全球競爭力報告,台灣排名第十四,較去年退步二名。原因在於評比項目中的「商品市場效率」、「創新」與「企業成熟度」名次下滑所致。這個新聞讓全國譁然,交相指責認為,或與太陽花學運的政治糾紛有關,或擺出一副下降一、二名不足為奇的態度。

台灣競爭力下降,其實主要與國家策略目標有關。茲以一、二例說明之。

台灣競爭力下降排名中指出,台灣「創新力」有待加強。其實,一個國家的創新力與研究機構息息相關。台灣大學等研究機構中的教授與博士學生最可憐,SSCI或SCI的發表數量幾近唯一的績效指標。策略管理中最基本的理論指出:一個組織若要鼓勵創新,其管理制度就應設計得越有彈性。美國Google的彈性工作環境,就是最好的案例。

Google輕鬆自由的工作環境,就是員工創新的來源。台灣最需要創新的教授與博士學生,幾全由發表論文數量衡量績效,代表這些最需創新的精英人才已被「一個命令一個動作的軍事化管理」所繫,也相對扼殺台灣最精英的創新力。在這種創新環境下,台灣競爭力下降一、二名,應屬不能苛責的表現。

一個國家的創新競爭力,與明確、前瞻性策略目標有關。有一次,新加坡同事強調,他們正傾全力研究「比特幣」,好讓人奇怪的作法!今年初的新聞媒體不是才揭露:「一度是全球最大比特幣線上交易所的MT.GOX,由律師代表向東京地方法院聲請破產保護…」。中國央行根據防止洗錢的二八九號文,強調銀行和協力廠商支付機構不得服務於比特幣交易。

可是,當他們向我解釋:新加坡準備根據比特幣的金融機制與架構,以網路金融平台,發展整合亞太金融市場的機制;如何利用比特幣交易架構與機制,突破類似中國等管制貨幣與金融環境時,我懂了!台灣學術界就是缺乏這種有野心,與前瞻性有關的國家策略性研究。台灣的「亞太金融中心」喊了數十年,就是缺乏這一味。

據悉,台灣的大學一直沉浸在五年五百億的幸福計畫中,台灣競爭力排名下降中的創新力,台灣的學者應該汗顏。新加坡、美國的大學,可以透過獨立監督力量,把每一分錢花在刀口上,策略性提升某些學系的排名,再拉動整體學校的學術水準。五年五百億的計畫中,見不到這種策略性作法。其實,台灣社會對類似太陽花學運的怪罪與猜疑,就是往下沉淪的最佳寫照。

台灣人應該以這次國家競爭力排名下降為戒,重新訂定台灣國家的策略目標,檢視台灣現有的比較競爭優勢,以前瞻性策略目標,訂定打拚台灣國家競爭力的下一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