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4年12月17日 星期三

獅城札記/苦等八百年 玄奘母校復課

《西遊記》的「唐三藏」是唐僧玄奘,他的母校印度那爛陀大學相隔八百年後在一日復校,新加坡不但躬逢其盛,還扮演重要角色。

印度國會二○一○年立法批准古代佛教大學遺址那爛陀復校計畫,選定印度北部古摩揭陀國王舍城,重建佛教最高學府和學術中心「那爛陀寺」,四年後終於復校成功。

早在二○○六年時,印度總統卡拉姆提出「復興那爛陀」計畫時,新加坡對於這種可以「搶先機」、「留名於世」、「創造附加價值」的活動,有優於各國的敏銳嗅覺。

新加坡在同年舉辦專題研討會,並召開首次那爛陀顧問團會議。前外交部長楊榮文現在是該校董事會裡成員。而外交部八年前就出錢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東南亞研究所設立「那爛陀--室利佛世研究中心」,做為那爛陀大學復校的協同研究機構。

那爛陀寺在西元四二五年前後創立,全盛時期有來自當時世界各國一萬多名學生,其中包括中國唐朝高僧玄奘、義淨,這兩人在那爛陀停留多年。十二世紀後期,該寺遭外來者燒毀。
那爛陀大學復校復課,來自四十個國家的一千位申請者,只有十五位獲准入學。十位教授中唯一女性是新加坡人郭映思。她是法國美術史博士、曾在新加坡美術館工作。她說,「復校是為了追求知識與智慧」、「在這裡,教育不是商品」。

宗教自由與平等是新加坡非常重要的政策,不能只重單一宗教,也不能忽略少數宗教需求;因在東南亞,宗教常是衝突導火線。例如緬甸伊斯蘭教穆斯林與激進佛教徒間的衝突,最近兩年多就在西部洛興雅區及中部密鐵拉造成多人傷亡。

那爛陀大學復校是國際宗教界大事,已超越單一宗教層次。新加坡在復校程序中的過人之處也在於,當別國還停留在思考點子,她已經把各種計畫列出並擬好執行步驟。這也是良性循環,當大家只有想法時,他們知道把事情交給新加坡,就等於是有了做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