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4年12月16日 星期二

周旋列強、戰略明確 南韓智取活路

本屆APEC北京會議,中、韓兩國宣布達成自貿協議(FTA)談判,立即引起台灣內部的諸多討論。
根據媒體披露,美國在允許日本以插隊方式加入太平洋夥伴協議(TPP)談判後,南韓也曾表示過參與願望。不過,美方明確拒絕,讓南韓無法遊走其間來進一步擴大商機。

韓、歐自貿協議裡的終極保護項目為零點四%,而韓、美自貿協議更僅止零點一%,這次的中、韓FTA,是以二十年的時間逐步達到九成以上零關稅承諾;亦即雙方仍將有近十%的商品會被列為敏感項目。

中、韓FTA規範,則在四成到六成之間做拉鋸,對照來看,確實是屬於「低水準的FTA」。然則,中、韓協議所看重的,是雙方的優勢互補,以及未來雙方繼續擴大直接投資的考量。

在這看似不甚積極的協議裏,其在迂迴滲透的戰略上已然拔得先機:如此宣布,既呼應了東道主主張的亞太自貿區(FTAAP),其所應有的多重可能與包容性;在即將進行的中、日、韓東北亞自貿協議上,又能取得談判的主導作用。同時,透過FTA深化中、韓經濟合作關係,也可消減中、韓在安保層次上缺乏的信任感。

換言之,美、韓自貿協議著重的,是南韓廠商的區位內的帶動效果,大企業可將末段的生產組裝放在南韓,以避免產業外移和南韓在產業鏈上的空洞化。

此外,可順勢推進美國以市場開放所換取的長期影響力,間接及於北韓的產業帶。
而中、韓自貿協議,則較為看重雙方在東亞區域內可共同發揮的影響力;以及雙方在經濟利益的交相加持下,來凸顯出替代性強的互信機制。

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這是千古明訓。周旋於中、美、日強權之間的生存智慧,正是中、韓低水準的FTA的珍貴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