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4年12月16日 星期二

阿里巴巴開門 產業、文化巨變

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正在浙江烏鎮開講當中。觀察這兩天全球科技巨頭相關發言,「電子商務」(電商)與「雙11」仍是最被熱議的焦點,許多更大視野的深度觀點也一一浮出檯面。
事實上,大陸的電商發展與「雙11」內涵,從來就不只是浮面的經濟規模和統計數字。除了看熱鬧,更要看出門道。

首先,大陸的電商發展看似水到渠成、順趨勢而行,但仔細觀察,它更像是大型社會改造工程。
十多年前,大陸社會普遍缺乏「誠信」素養,金融與物流體系相對落後。十多年後,金融與物流問題在「阿里巴巴」努力衝撞下,獲得相當改善。而「誠信」素養,在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與「天貓」平台上,則刻意、制度化地被鼓勵。

「不滿意就退貨、退錢」已不稀奇,今年部分電商在「雙11」中喊出「不滿意就退錢、但不必退貨」口號,大搞噱頭的同時,也把「誠信」文化和消費文明,推上另一個更高層次。
整體看,「雙11」是大型社會改造工程的副產品,背後明顯有國家級戰略支持。

其次,包含「雙11」在內的大陸電商活動,也正在為全球數位產業發展,提供豐富的材料。
要在淘寶、天貓之類平台上獲利與生存,絕對不能單純只靠「打價格戰」而已。淘寶、天貓平台是電商們在「內容/品牌經營」、「o2o(線上與線下互動)設計」與「大數據應用」等各種指標上的綜合競技場,許多作法都值得其他產業在「電商化」過程中引為借鏡。

例如,新聞產業在「新媒體化」與「電商化」轉型中並不順利,但如果深入認識電商們是如何為商品經營內容,如何利用大數據來了解目標消費者與開發新市場,如何在標題、圖片與影音的表現上字字計較,在使用者介面設計上花盡心思、在o2o上追求創意與獲利…知道這一切後,便可反省新聞產業在「新媒體化」與「電商化」轉型中,似乎還很多可能性,值得大家更精細、更努力地去嘗試。

「雙11」後,至少還有兩大現象值得我們參考與關注。其一,大陸電商正在將「社會改造」的下一個目標瞄準農村,計畫扶植大批青年「菜軍」(即「農業網軍」),促成社會「進一步均富」。其二,大陸產官界正大動作投入數位內容產業開發,「阿里巴巴」在九月攜二五○億美金到好萊塢探路,「小米」大手筆投資數位影音產業…大有瞄準「內容」與「文化」產業,在國際上強勢爭取「文化話語權」的態勢,台灣作為中華文化正統與「代言人」的角色,也因此受到嚴峻挑戰…。

身在台灣,我們可以選擇不參與「雙11」,但卻一定要深入了解諸如「雙11」的大陸現況、看出門道。因為唯有正確地「知己知彼」,我們才能夠在被邊緣化的競爭現實當中,於全球價值鏈裡站穩自己的關鍵位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