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4年12月17日 星期三

解貧富差 經濟成長與分配並進

台灣最近也掀起「廿一世紀資本論」的熱潮。這本被譽為近十年來最具代表性的經濟書籍,主要探討各國在資本主義的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社會不均和影響。作者皮凱提受訪時表示,對於台灣的薪資狀況感到訝異,並說他不能理解這些GDP跑哪去了?

當然,經濟數據都有其嚴謹算法,公式拆解到最後,總能找出個道理來。但若懂得從民眾的「感受」去解釋,不失為便捷方式。譬如原物料和油電費價格飛漲,企業在面對產品價格的競爭下,只好拿勞動薪資開刀;或是本國勞工的工作機會被外勞取代,而擴大失業問題(勞工自身同樣也有價格競爭性);又或是這些年的經濟成長率,跟不上過去的人口增長速度等等。

無論如何,台灣貧富差距擴大是事實。可惜的是,前幾天作者在與張忠謀等人的論壇中,提了諸多建議,但媒體所報導的,大多卻只著眼於遺贈稅、房屋稅該不該調降問題,如此易把「社會分配」正當性,往「排富」的死胡同裡推,反而加深階級的誤解與對立。

事有輕重。政府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一旦處於「均貧」狀態,則往往以「成長」為主要手段,把「分配」視為次要,甚至先犧牲掉。

台灣當然不是均貧,但因政府施政欠佳和地緣經濟影響,經濟不振是明顯事實。不僅勞工受到衝擊,同樣也影響到了雇主利潤。勞工因為薪水停滯怪雇主;雇主則因為公司賺不錢,怪政府的產業政策錯誤;而政府的回應理由,永遠只有—受到國際大環境影響,並反怪年輕人不要眼高手低,吃不了苦…三方就這樣矇著眼,像旋轉木馬一樣不停打轉。

稅制改革是必要的。就像現在大多數人仍然搞不懂為何當時要一手調降遺贈稅,一手開徵證所稅一樣?但筆者認為,政府目前的作為,應是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進行「成長與分配並進」的政策,例如規畫創業聚落、開放市場參與,或設立青創基金、外勞本勞薪資脫勾、加快勞工技能轉換與弱勢者輔導…等等。也就是,從產業結構面進行調整,而非只單從「社會分配」角度思考問題,否則資金撤出、投資環境惡化,最後反而變成「均貧」的窘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