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6年1月16日 星期六

廣州巡禮/西漢南越王墓 美食飄香2千年

2016-01-10 05:04 聯合報 記者蔡敏姿

廣州素來以「美食之都」聞名,兩千多年前廣東人吃些什麼、用什麼樣的餐具,在「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都可一探究竟。此墓發現於一九八三年,是迄今嶺南地區規模最大、陪葬物最豐富、唯一飾有彩繪的石室墓。
此墓未被盜掘,將兩千年前的文化完整保留,墓中的十五名殉人及出土的一千多件珍貴隨葬品,對於研究秦漢時期廣州地區以至整個嶺南地區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具重大意義。
先秦時期,越族分布於長江中、下游以南的地區,部落眾多,有百越之稱。其中,嶺南地區珠江三角洲一帶的越人被稱為南越。文獻記載,當年秦始皇發兵徵服嶺南時,將領趙佗在此稱帝,建立南越國,為漢代外姓諸侯王國之一。
而廣東在食材的烹飪技巧從南越時期就相當成熟,南越王墓在一九八三年出土許多烹飪飲食器具和當時的菜單,且有烤乳豬、兩百多隻禾花雀、雞鳥和龍虱(水甲蟲)的殘骨,以及專門青銅烤爐,烹具設計講究。古時越人還懂得用薑汁入菜,去腥燥、去瘧疾來進行食療。
從趙佗時代開始,中原地區先進的烹調技藝和炊具開始引入南越,並和當地豐富的食物資源和飲食方式相融合,兼容並蓄的飲食風氣流傳至今。
如今廣州宴會菜單上有「南越王宴」共九道主菜,出自史料的九個典故。「思鄉餃變烙豆釀」雖是東江釀豆腐,不過背後的典故則是「越王思漢」。據傳趙佗領軍南下越地後未曾返鄉,因此常有思鄉之情。他喜歡吃餃子,而南方少有麥麵,於是將豆製品釀以肉餡,充當餃子以緩解思鄉之情。
此外,南越族人因聚居於珠江三角洲一帶,善舟習水,這裡水網縱橫,古人日常生活要和水打交道。「胡人便於馬,越人便於舟」。指北方人善於駕馭車馬,而南方人則擅長製舟作船,是水上生活好手。南越族許多的民俗特色至今仍深深影響廣東。
資料來源: 
http://udn.com/news/story/7332/1432521-%E5%BB%A3%E5%B7%9E%E5%B7%A1%E7%A6%AE%EF%BC%8F%E8%A5%BF%E6%BC%A2%E5%8D%97%E8%B6%8A%E7%8E%8B%E5%A2%93-%E7%BE%8E%E9%A3%9F%E9%A3%84%E9%A6%992%E5%8D%83%E5%B9%B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