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6年1月6日 星期三

明日城市社會創新系列五》社企依賴政府 失敗率高達9成


 (執筆:賴至巧、謝錦芳

近年社會創新風氣盛行,作為社會創新最主要的實踐方式之一,社會企業面臨許多挑戰。行政院自2014年動員5個中央部會投入1.6億元協助社企發展,計畫逐步鬆綁法規和建立登錄,以健全整體環境。但也有專家認為國家機器介入可能擾亂這波民間活水。
行政院在2014年通過「社會企業行動計畫」,宣告台灣進入社企元年,3年內投入1.6億元,目標是再創100家新創團隊。負責督導社企行動計畫的政務委員馮燕指出,英國社企成功率40%,韓國成功率僅3%,差別在於韓國政府先立法並採補貼制,易扼殺社企自主性,而英國政府儘從旁協助促成,符合社會創新的精神。她說,「政府的角色是搬石頭」,台灣將會仿效英國,以先行政後立法的政策扶植社企。
政府大力推動社企登錄制,目標朝英國的認證制度發展。馮燕說,社企若要接受政府資源挹注和法規鬆綁之權利,必先要有管理機制,避免「掛羊頭賣狗肉」。經濟部委由台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建立社企登錄平台,目前約80家社企登錄。
馮燕說,現階段鼓勵社企蓬勃發展並由社企自律,等到登錄的公信力建立起來後,再朝認證發展。
輔仁大學自2009年成立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接著創辦台灣第一個社會企業管理研究所及第一個專門販售社企商品的電商平台及「17Support 社企一起幫」。
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祕書長、輔大企管系教授胡哲生對登錄制持保留態度,他說,社會創新是一種心態、行動,政府管愈少愈好。針對中央鼓勵各部會採購社企產品,他說,這項作法有待商確,靠作政府意沒有競爭力。
政府出資投資社企,立意雖好,但各界看法紛歧。香港社會創投基金創辦人兼執行長魏華星指出,「社企最好由下而上成長,若由上而下推動,9成以上是失敗的。」依他的經驗,如果社企對政府存有依賴之心,失敗的機率也高。因此,政府投入大筆資金前,必須審慎規畫投資的方法與步驟。
(系列完)
(中國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