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6年1月6日 星期三

明日城市社會創新系列五》歸農Z世代用創新解決問題


 (執筆:賴至巧)



歸農Z世代用創新解決問題
台灣大學「食養城市,人文農創」計畫培養青年學子親耕農創,修課學生到坪林了解茶園運作。(食養農創提供)

歸農Z世代用創新解決問題
「食養城市,人文農創」跨領域課程,修課學生在南萬華地區實作,準備帶著旗盤桌、小凳子和茶點到公園與長者博感情。(賴至巧攝)

歸農Z世代用創新解決問題
旗盤桌、小凳子和茶點,是台大生和長輩們搏感情的工具。(賴至巧攝)

歸農Z世代用創新解決問題
「食養城市,人文農創」特色
冬日午後在萬華錦德公園裡,一群年輕人聚在一起泡茶聊天聽音樂,老人家聽到悠然響起的樂聲紛紛抬頭。一個小小的事件促成了大改變,幾個老人一反往常開始聊起天來,這是台灣大學「食養城市,人文農創」修課學生在這裡作的最新實驗。
食安風暴此起彼落,愈來愈多年輕人意識到食物議題的重要性,相繼投入農業相關課程、行動和事業。台大去年9月開始「食養城市,人文農創」的跨領域課程,結合文、社、理、工、農、管學院53位教師,引導學生從校內延伸至校外社區實作,「在城市實踐農鄉的價值,借食物開創人文的養分」,為國內少見的大規模系統性教學。
友善土地 食養不只是吃飽
台大城鄉所所長張聖琳表示,人類與農村的關係快速蛻變,世界衛生組織(WHO)調查顯示,2014年全球54%的人口住在城巿,2050年將有70至75%,會有更多人背離土地。「在這樣的脈絡下,台大在思索應該為年輕一代提供什麼教育,希望以先驅實驗場域激發學生關懷環境,讓年輕人熟悉耕作、尊重農食,讓農作成為創新生命經濟的根本。」
張聖琳解釋,食養的「養」不只是吃飽,還指涉經濟、社會和文化層面,包括農作產銷、社群照護、人文美學等諸多問題。
走出體制 把課堂搬上街頭
南萬華過去是重要的果菜集散地,隨著城市重心往東轉移和產業遷徙,街區和人口日趨老化,捷運和新建築進入所引發的都更效應也帶來新的衝突。這學期一門由社工系和城鄉所合開的「照護、住居與社區」,共有23個修課學生,其中到南萬華的一組學生觀察到外籍移工和老人家最常去的社區公園,多數人占據公園不同角落卻沒有互動,所以他們搬桌椅到公園中心,藉放音樂和提供茶點來活絡社區氣氛。
社工所學生李傳恩表示,修課得知要實作很開心,他之前受的是體制內的訓練,沒有和陌生人建立關係的經驗,到當地跟阿公阿嬤搏感情對他來說是最大的挑戰。他說,這麼做可以鼓勵老人家走出家裡,等於讓老人家多動、多講,對他們的身心都有很多好處。城鄉所博士生劉鴻濃則說,不到實地不會了解老人家真正需求,這都是學校教不了、學不到的。
領先全台 師生積極玩創意
食養農創課程是台大配合教育部「人文及社會科學知識跨界應用能力培育計畫」,台大領先所有大學動作最快,目前共有29門課程。課程分知識、應用和實作三個層級,除了南萬華,也在坪林、紹興社區和溪洲部落三個地點實作,未來會再拓展更多地點,校方預計第一階段18個月吸引1475個學生參與。
張聖琳說,「台大動作這麼快,一方面是城鄉所的資源和經驗都豐富,一方面是參與教師態度積極,所有人都是自願參與,很多老師都很寂寞,儘管要多花很多額外時間,他們都很興奮。」
整合資源 跨領域開啟新局
城鄉所學生長期在坪林實習實驗,協助茶農創立「山不枯」茶品牌,並成立社會企業,推動友善茶品的消費市場。張聖琳指出,食養農創課程最後不知道有多少學生創業,重點是鼓勵學生「用創新的方法解決問題」。
台大社會系教授陳東升表示,很多大學都有鼓勵學生創新創業的跨域課程,啟發年輕學子去構思、實踐社會創新。他把課堂延伸成實驗室的結果還不錯,台中的「好伴共同工作空間」、以醜蔬果作食農教育的「格外有意思」等,都是他的得意門生。他認為,現在學生是數位原住民,興趣多元、知識來源開放,只要給他們意義感就會很堅持,老師的角色是幫助連結各種資源,給他機會反思理論和實際的差異。
透過跨領域、跨科際整合,理論與實作並用的課程安排下,年輕學子成為社會創新的生力軍。
(中國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