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6年6月29日 星期三

我見我思-省籍變色龍

 
邱祖胤

洪素珠辱老榮民 成全民公敵
洪素珠辱罵老榮民掀波10日出面澄清。(取自網路)
「素珠之亂」挑動了族群對立的敏感神經,也讓她成為全民公敵。可嘆台灣向以民主進步自豪,至今卻仍難逃省籍情結的糾纏,一個進步的社會,不應讓族群間的歧視長此存在,也不該使人民為自己的血統及身分感到不安及抱歉,甚至必須成為變色龍。
美國導演伍迪艾倫1983年的喜劇電影《變色龍》(Zelig),以偽紀錄片的手法,描述二戰期間一位流離失所的猶太人,只要跟不同的人相處超過10分鐘,外形就會變得跟對方非常神似,不僅膚色、神態跟著變,連說話的口氣也跟對方一模一樣,他不只能瞬間變臉,連服飾的變換也出人意料地精確及快速。
影片煞有介事請來許多專家學者提出專業解析,指出這樣的人因長期受到歧視及迫害,內心強烈缺乏安全感,因此在心理及生理上都希望能盡快融入某個群體,以期不要受到排擠,甚至受到傷害。伍迪艾倫在片中親自飾演這位變色龍,喜感十足,但荒謬的情節,正是為了凸顯種族歧視問題的嚴重性。
許多人以為台灣的族群歧視並不嚴重,至少未到動刀動槍的地步,然而數百年來,族群之爭卻是你死我活之爭,原、漢衝突,閩、客械鬥,就連同樣來自福建的移民也還有漳、泉械鬥,乃至後來的二二八悲劇,都讓小小一個台灣島留下無數傷痕。
誠然,升斗小民在大時代洪流裡載浮載沉,為了生活,常被迫融入群體,長久下來,不會說母語,或拋棄自己的文化,這樣的變色,不只發生在台灣,也隨時發生在地球村的每個角落。然而像洪素珠這樣出身眷村,卻急著在政權輪替的此刻高揭本省人的正義旗幟,這樣的變色直教人傻眼。
不過,歷史上從來不乏見風轉舵的變色龍,有些人變色是為了求生存,有些人則為了攀權附貴,幫著權力者打壓自己人,不管是哪一種,都是悲哀。民眾被迫「變色」,是社會的悲哀,更是執政者的恥辱,今天叫人滾回大陸去,明天罵你低級本省人,這樣的語言暴力,雖不致血流成河,但民眾心裡淌的血卻不會減少,點滴累積,何時爆發,何時釀成災禍,都難以想像。
許多人說,不要分本省人、外省人,我覺得不對,當然要分。但這分,不是割袍斷義的分,不是你死我活的分,而是敬重彼此的不同,欣賞各自的優缺點,誠心接納,患難相助。分,是人性的一部分,歧視、鄙視也是人性的一部分,但人類文明正是由消弭戰爭及仇恨而點滴累積,平和相待的族群融合,才可能產生更巨大的文明力量。
畢竟,王道的以德服人,讓不同族群的人相處得更自在;霸道的比誰聲音大、拳頭大,只會製造更多不情願的變色龍及惡形惡狀的馬屁精。
(中國時報)
資料來源: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620000369-26010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