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6年6月18日 星期六

劉維公/一個都不能少vs.最好少一個

2016-05-28 02:24 聯合報 劉維公(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現今高等教育發展的悲哀是,不少人抱持著「最好少一個」的心態,去看待學校面臨的危機。他們認為,最好是少一間院校、少一個系所、少一位教職員…因為一旦少掉那些沒有「競爭力」的機構與人,其他還留著的就可以分配到更多資源。教育資源應該集中用在有競爭力學校上。
然而,我們不該忘了,「一個都不能少」才是教育的神聖理念。同樣是資源的議題,該理念在意的卻不是競爭力,而是教育的價值。教育是普世的人文價值,它擔負著許多功能,例如傳道、授業、解惑等。我們不能也不該單獨以市場競爭力的功利標準為由,去評判一所學校是否存廢。
主張「一個都不能少」,絕對不是要替任何假教育之名中飽私囊的學店辯護,而是希望回歸教育的價值,以長遠角度出發,去思考高等教育的時代意涵。現今的意見討論與對策提案,往往把焦點集中在「少子化」、「青年就業」、「國際競爭力」等表層的社會議題,忽略了更根本的時代趨勢議題。
我們習慣在「高等教育」既有框架中看問題與找答案。我們先入為主地認為,大學學生組成,主要是廿歲左右的人群;考進來的學生要循規蹈矩修完一定的學分,才給予象徵一技之長的學士/碩士/博士文憑;學校聘的老師要好好教書與做研究,從助理教授、副教授、升到教授。一旦這些框架出了問題,就等於是高等教育出現危機。殊不知是這些框架經不起時代變遷考驗,到了該被替換的時候。
只要能夠跳脫框框,我們才會注意到,社會老年人口增加,是比少子化更值得大學重視的趨勢,法規上區分高等教育與終身學習是落伍的作法。現在各大學只想開設在職進修專班,未來則是要針對銀髮族規劃更多專屬課程。
學生與老師的角色需要重新認定。受到機器人、人工智慧、3D列印技術等影響,職業技能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現在要求學生工作與學習分開,規勸學生不要因為打工耽誤學業,未來則是要鼓勵學生直接工作(不是半吊子的實習與產學合作),讓職場經驗與學校學習產生更多有機連結。
現在校園中常看到學生社團辦公室,未來則是看到老師與學生成立更多創新工作室,其設立不一定是為了創業,而是以提出解決方案為職志,在生態危機、生命健康、公平正義等議題上做出貢獻。
這些變化牽涉到法條的修訂與觀念的突破(例如學生身分的界定、學分數的彈性設計等)。我們必須解除不合時宜的框架,大學發展才會有活路。不然,再多的資源投入也是枉然。
當今人類社會發展,已經來到「大轉折」的階段。面對劇烈變化的環境,人們對學習的需求只會增加不會減少。然而,我們現在卻是一天到晚在討論如何讓大學退場,而沒有好好想過,要如何打造一個屬於未來的大學?
(作者為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資料來源:
http://udn.com/news/story/7340/1724757-%E5%8A%89%E7%B6%AD%E5%85%AC%EF%BC%8F%E4%B8%80%E5%80%8B%E9%83%BD%E4%B8%8D%E8%83%BD%E5%B0%91vs.%E6%9C%80%E5%A5%BD%E5%B0%91%E4%B8%80%E5%80%8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