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7年7月8日 星期六

天然獨世代 不是真實整體現象

近日媒體公布新世代對中國大陸看法的調查報告,對比十六年前的同一份民調,結果顯示年輕人對中國的態度確有不少轉變,尤其在統獨的立場上,年輕人支持台灣走向獨立的比率上升到三成八,比十六年前的兩成六增加不少。


面對這樣轉變,把年輕人歸類為「天然獨世代」似乎成為了一種社會共識,不論藍綠都認為新世代台灣人比較支持獨立。情況真是如此嗎?


事實上,所謂的「天然獨世代」,只是指當今台灣年輕人認同台灣的程度升高,但認同台灣卻不見得會堅定支持台灣獨立。尤其當台灣經濟表現疲軟,「天然獨世代」必須考慮西進大陸尋求工作機會,他們的統獨立場往往也隨之變化。


從跨越十六年民調中,雖可看到現在年輕人較支持獨立,不過,兩次民調並不是針對同樣一群人,所以,比較兩份民調中支持台灣獨立比率變化,僅反映出十六年前和現在社會氛圍的差異,而不是年輕「世代」對中國態度有什麼不同。


理論上來說,「世代政治」是指成長在類似政治、社會和經濟環境中年齡相仿的一群人,因成長過程有類似體驗,所以在心理上形成認同,進而在政治態度上趨向一致。所以,如果有「天然獨世代」,透過調查,應看到,年輕人不論過去十六年間是否曾去過陸就業或旅遊,面對中國態度跟十六年前應一樣,堅定支持台灣獨立。


然而,只要思考十六年前自己和現在是否有相同政治態度,就知關於「天然獨世代」推論,其實有很大問題。從各項長期追蹤調查及研究中也可得知,台灣年輕人在統獨立場上,並沒明顯出現「天然獨世代」,但卻容易受到不同政治、社會和經濟條件的改變,而調整統獨態度。例如,當太陽花學運、洪仲丘事件發生時,年輕族群便展現出更強烈的台灣意識。


不過,這樣的事件效果,僅能維持有限的時間,對個別年輕人的影響程度也不同,並不是整個世代的年輕人都會有同樣的反應。簡單說,目前社會普遍認知的「天然獨世代」,並不是真實存在的整體現象,僅是根據年輕族群在特定時間的表現所得的觀察結果。


政治人物為吸引所謂的「天然獨世代」,過去十幾年來,去中國化的方式和議題花招百出,從推動母語教學、台灣正名、護照改版,到現在甚至有民代提議扯鈴最好不要再扯,都是基於爭取「天然獨世代」選票的想法。


不過,即使政治人物想依賴年輕人對台灣的認同來獲得支持,別忘了他們同時也是接收資訊的來源最廣、意見變化最快的一群人。對他們來說,台灣一定要挺,可是對台灣是否獨立的支持卻可以改變;對政黨有偏好,但是拿不出作為讓他們有更好生活條件的政府,隨時可以換掉。


資料來源: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13202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